2014年1月10日

Homalomena與絲絨質感

這種春雪榕原產於婆羅洲,可能為H. insignis或近緣種
正如同其名,這株的上表皮覆有毛茸(trichome),造成視覺上產生葉面具有絲絨質感
但實際上葉面摸起來卻很難感覺到毛茸的存在,因為毛茸非常短且很小
讓個人最頭痛的是毛茸會讓相機很難拍出葉子原本的色澤

為了拍出色澤,上圖有使用機閃
可發現左方的新葉反光過強,無法呈現出絲絨的柔順感


如果不打閃光燈,以室內的燈源(日光燈)及環境光拍攝是否就能拍出絲絨質感呢?

背景: 實驗桌板

背景: 實驗桌板上墊Double A的白紙

1.白色背景下較能拍出葉面真正的顏色,然而個人實際上看到的葉面其實是紅褐色
葉面真正的表現可參考Michael Lo所拍攝的Homalomena insignis

2.即便肉眼看起來毛茸有晶瑩剔透的反光,但在兩種背景下都無法呈現
然而打閃光燈卻比較能表現出毛茸的滑順感,下圖是H. sp. "Platina 2" (機閃)
然而,閃光燈又過度表現毛茸的存在感,葉面隆起的感覺不若沒打閃燈般的自然

3.閃光燈能夠表現出葉面隆起處的線條,但無法表現線條隨著隆起弧度出現又隱沒的感覺
沒打閃燈下線條卻又模糊不明顯

4.閃燈能表現出葉面上散佈的零星亮點,然而卻無法區分亮點的強度與弧線處反光的強度
肉眼下,零星亮點的亮度大於弧線處的反光,因此讓葉面有星空般的感覺
下圖為H. sp. "Red Velvet" (機閃),可注意到閃燈有打出葉面的褐色區域
不過上圖仍舊沒表現出絲絨質感 (謎之音: 這麼龜毛!)

5.某些角度下,閃燈會讓某些葉面的特徵消失
下圖H. sp. "Platina 2"的右方兩片葉子,葉面隆起的感覺不見了,產生平面的錯覺
散佈的亮點更是整個被掩蓋掉了

絲絨質感、葉表真正的顏色、零星亮點、葉面隆起
要如何一次拍出春雪榕所有的特色著實不易

目前拍得比較好的只有下圖,一樣使用機閃



5 則留言:

  1. 這個應該比較接近H. humilis 喔, H. insigne體型大很多, 而且葉面不是絨質;
    另外, 葉表絨質的成因不是絨毛, 應該是針晶體細胞, 就像南美的很多火鶴花一樣.

    回覆刪除
    回覆
    1. 由於Red Velvet不是來自石灰岩地形,Michael Lo覺得比較可能是H. insignis,不然就是新種。
      我是認為比較可能是絨毛,因為徒手切片的切面下沒有看到結晶
      不過採集的KN似乎後來當作是H. humilis~

      刪除
  2. H. insignis 不是長這樣耶, 網路上很多圖片是誤導了(的確就是指您提到的某位的blog)
    另外, H. insigne也是會出現在石灰岩地型區喔...
    同樣的, H. humilis Complex 在砂岩及花崗岩生境也都可以發現, 這一群前2年在汶萊有發表一個新種 Homalomena terajaensis,
    目前馬來的學者是把這一群稱為Homalomena Chamaecladon Supergroup.
    從蘇門答臘到婆羅洲都有, 也很多新種, 不過總之, 這一群和H. insignis group非常不像喔...

    另外, 天南星科幾乎不會出現所謂的絨毛在葉片上, 至於是不是草酸鈣代謝產物, 至少美洲那一大群是, 亞洲的就要再觀察了...我這邊也不少這類, 有機會再看看吧
    順便附上一張之前拍的H. insignis, 那邊已經是石灰岩/壤土混合區了, 單葉不含柄超過20cm;
    https://fbcdn-sphotos-c-a.akamaihd.net/hphotos-ak-prn1/1521367_10201544189790179_424658768_n.jpg
    https://fbcdn-sphotos-e-a.akamaihd.net/hphotos-ak-prn2/1525150_10201544197270366_733580778_n.jpg

    回覆刪除
  3. 感謝campel大的資訊,我手邊的植株因為受到介殼蟲危害,暫時沒辦法取得葉片做觀察了orz
    有趣的是這些毛狀物非常細密,即便葉子沉到水裡,空氣仍會被留置在葉表。

    回覆刪除
  4. 請問栽植的介質是用什麼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