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elmeti 協力/ Fafa Tsai、楊承翰、鄭銘進、Alvin Chen、黃阿龍
 |
紅衣夢幻旗
Photo by Fafa Tsai |
想要跟親朋好友分享養魚的喜悅時,拍照是最常使用的手段之一。
不論是用手機、小DC或單眼相機,若能拍出理想中的畫面,似乎就能把想法傳達出去。
前言
雖然手機跟小DC就能捕捉到魚的身影,但畫面的品質跟拍攝能力實在有限,基本上只能拍攝靜止不動的目標物,移動中的魚類往往只會留下鬼影般的蹤跡。下圖使用CASIO的小DC拍攝
緩慢移動的魚即使用手機也能拍出不錯的畫面,例如這兩隻正在放閃的騎士鉛筆。可注意到CO2氣泡變成雨滴的感覺,因為曝光時間不足以抓住CO2移動的瞬間。
 |
| 騎士鉛筆 |
但是!
但是!
但是!
還是想拍出更漂亮的照片!!!
如果有如此深刻的執著,就從硬體開始著手吧! 用力的往攝影坑跳下去就對了~
但首先,需要考量一下影響拍攝的因子。下圖藍色箭頭表示光路徑,紅色虛線表示硬體 (非生物性因子),綠色虛線表示活體 (生物性因子)。光路徑中經過了三種介質,水、玻璃及空氣,這三個介質有不同的折射係數,會影響成像,尤其是當相機、魚及玻璃並未位在同一個平面時,容易導致相機無法對焦。
好了~即便調整好相機、魚及玻璃在同一平面,介質仍舊有許多細節需要處理 (暈
最重要的是介質需要盡可能
清澈,不然再好的硬體都無法拯救拍攝結果。
- 水 → crystal clear
個人的操作方式為拍攝前大量換水,設法讓水體達到澄清,然後過濾器裡放Eheim活性碳及Sera羊毛絨,以清除水裡的懸浮粒子。如果缸子有接HV燈或打臭氧的話,平時的水體應該就足夠清澈了。
 |
| 水體飄滿棉絮,因此變成雪花紛飛的畫面 (泣 |
- 玻璃 → 彷彿不存在
均質、等厚度、平面的玻璃才能讓相機正確對焦,因此海灣缸跟圓形缸非常難拍照...
 |
| 日本台場購物中心的圓柱壓克力缸,即便用偏光鏡也無法完全消除曲面的反光 |
市面上有些成缸的玻璃並非是真的平面,用手摸過去可以感受到些微的凹凸不平,雖然對拍攝整體造景不會有太大影響,但卻會對微距攝影造成極大困擾。
 |
| Do!Aqua的立方缸為不均質的一體成形缸,凹凸不平玻璃上還有許多細紋,在黑背的區域尤其明顯 |
另外,普通玻璃有綠色色偏的問題,因此個人建議使用超白玻璃缸拍攝,資金充裕的話甚至可以直上壓克力缸 (還需要定期維護喔)!
 |
| 日本墨田水族館的壓克力水槽,若沒有從側面看,還會以為缸壁不存在 (笑 |
- 空氣 → 理論上影響甚小
都市的室內中,灰塵是無所不在的,戴白手套摸一下桌面或窗邊就會讓人不禁眉頭一皺 (執事貌)。因此,個人建議拍攝時關窗,室內盡量不要有風,防止灰塵黏上缸壁或掉入水體。再龜毛的話就使用靜電除塵機,這樣冬季拍攝時玻璃比較不會黏上灰塵。
攝影器材
相機機身及鏡頭決定了對焦速度及畫質,而光源則影響畫面的呈現,兩者都需要達到一定的標準,才能盡情地捕捉魚隻的身影。本文第一張圖中正在轉身的紅衣夢幻旗,若沒有微距鏡、足夠快的對焦速度及閃燈同步,根本無法順利抓到這一瞬間。
個人目前所使用的攝影器材如下
- 機身: Nikon D90
- 鏡頭: Nikon 105mm f/2.8 VR Micro、Sigma 150mm f2.8 Macro、Nikon 18-105mm kit鏡
- 閃光燈: Nikon SB910
選用N家單純是因為受到周遭友人的影(ㄊㄨㄟ)響(ㄎㄥ),而非選擇比較多人使用的Canon系統,例如著名的水族及昆蟲攝影師
Chris Lukhaup。個人也用過Sony α系列的機身搭配Zeiss鏡頭,挑戰拍攝移動快速的海水魚 (下圖)。
 |
| 來自紅海的紅尾蝶魚衝水面的顆粒飼料! |
鏡頭與閃光燈的搭配
基本上,四根3呎T5燈管的亮度也沒辦法順利的捕捉到魚的泳姿,像是下圖可是花了數十次的嘗試後,才好不容易挑出一張比較滿意的照片,不懂紅鼻剪刀為何難拍的魚友去趟水族店就知道,游個不停、速度又超快。
 |
| 由於紅鼻剪刀泳速快,必須要預測他的移動方向才能對焦 |
因此,為了解決光源照度不足的問題,得利用閃光燈或棚燈補足的光源,讓快門足以凍結魚游動的瞬間,這樣ISO就不用調很高,導致雜訊增加。由於閃光燈攜帶方便,所以個人就沒使用棚燈 ,但在某些場合下棚燈仍舊是不可或缺。以下依個人的拍攝方式做介紹
- Nikon D90 + Nikon 18-105mm kit鏡 + 魚缸燈具
 |
富士蝶魚
 |
| 墨田水族館的花園鰻 |
|
如果魚缸燈具夠亮且魚的移動速度不會過快,不打閃光燈用kit鏡也能拍出不錯的照片。只是滿足這樣的條件多半是海水缸,燈具主要使用HQI或是高功率LED。
- Nikon D90 + Nikon 105mm f/2.8 VR Micro + 雜牌閃光燈
對於畫質要求較高的玩家肯定無法忍受使用kit鏡,因此鏡頭就需要升級到微距鏡啦! 微距鏡具有大光圈,而且對焦比較準確,畫面的清晰度及整體感覺遠超過kit鏡 (當然鏡頭的價格也是差好幾倍)。搭配上閃光燈之後,拍攝魚的泳姿已是小菜一碟。
- Nikon D90 + Nikon 105mm f/2.8 VR Micro + Nikon SB910
 |
| 斑馬小精靈,移動中 |
上一張圖中使用的雜牌閃燈有個極大的問題,就是沒有TTL模式! 光的輸出量需要事先調好,所以追魚拍攝時就無法根據不同環境自動改變光的輸出量。要追到魚都是個大問題了,怎能容許閃光燈拖累拍攝進度呢! 所以,我們需要好的閃光燈會聰明的判斷各種拍攝情形,犧牲小朋友招喚N家的神燈 - SB910。
 |
| 綠蓮燈 |
口亨口亨~哪怕是愛亂游的小燈魚,泳照一樣手到擒來。
- Nikon D90 + Sigma 150mm f2.8 Macro + Nikon SB910
 |
| 黑燈 |
 |
| 利用左右兩邊的雙閃減少暗部 |
相較於Nikon 105mm微距鏡,Sigma 150mm微距鏡需要更長的對焦距離 (>30 cm),因此不適合在狹小的地方拍攝,而且這支鏡頭重量不輕,手持拍攝相當於做重訓,所以個人都是架腳架定點拍攝,不會刻意追魚。150 mm的焦段其實比較適合拍野外飛舞的昆蟲,拍魚顯得有點像拿長槍打巷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